致富彩票

百家讲坛-司马光(第二部)讲座

  • 名称:百家讲坛-司马光(第二部)
  • 分类:百家讲坛  
  • 观看人数:加载中
  • 时间:2014/9/19 21:45:09
分享到:
公元1051年,32岁的司马光进入馆阁,成为大宋朝的高级官员,并担任了礼部的重要职务,就在他刚刚任职不久,就遇到一个非常蹊跷的事件,而这个事件与11年前爆发的一场战争有关,当时这场战争的结局是宋军全军覆没,主将刘平下落不明,但朝廷却给刘平以“烈士殉国”的不凡待遇,并在朝廷内外大肆宣扬。虽然时间过去很久,但是这件事却在朝堂之上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,那么已经认定的这件事为何又再起波澜?司马光又将如何面对这起不同寻常的事件呢?
司马光,字君实,号迂叟,山西运城夏县涑水乡人,世称涑水先生,北宋政治家,史学家。宋仁宗时中进士,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。宋神宗时,王安石施行变法,朝廷内外有许多人反对,司马光就是其中之一。王安石变法以后,司马光离开朝廷十五年,专心编纂《资治通鉴》,用功刻苦、勤奋。用他自己话说是:“日力不足,继之以夜。”宋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,他立志编撰《通鉴》,作为封建统治的借鉴。治平三年(1066年)撰成战国迄秦的八卷上进,英宗命设局续修。神宗时赐书名《资治通鉴》。王安石行新政,他竭力反对,与安石在帝前争论,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。被命为枢密副使,坚辞不就。次年退居洛阳,以书局自随,继续编撰《通鉴》,至元丰七年(1084年)成书。他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,都亲自动笔。元丰八年宋哲宗即位,高太皇太后听政,召他入京主国政,次年任尚书左仆射、兼门下传郎,数月间尽废新法,罢黜新党。为相八个月病死,追封温国公。遗著有《司马文正公集》《稽古录》等,还有诸多名著被众人所流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