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富彩票

如何建立理智的人生观视频讲座

  • 名称:如何建立理智的人生观视频讲
  • 分类:名家讲坛  
  • 观看人数:加载中
  • 时间:2013/8/11 18:13:21
分享到:
 今天我们深刻的体会到,经典、真理就在我们生命的每一个当下。所以在此时此刻,我们就体会到孔夫子所说的「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!」大家共聚一堂,我们有共同的目标、共同的人生方向,因为我们在此生有这么好的机缘,能够遇到圣贤、佛菩萨的教诲。遇到了这个机缘,只要我们肯受教、肯学习,那我们整个人生的思想、观念就能够非常正确。这是从根本改变了我们的命运,有好的思想、正确的思想,我们的行为、我们的性格就能够转变过来,自自然然的我们会有好的人生命运。当我们有好的人生命运,也将带动我们的家庭转变,我们的团体转变,以至於我们的社会、民族都能得以转变。所以人生能遇到这么好的机会,此生足矣。 
 
 
  「人生解知足,烦恼一时除」,真正得法喜,真正得不亦悦乎,那绝对不是三年、五年以后才得的到。只要每一句教诲我们听到之后,真正肯依教奉行,那个自在轻松当下即是。像我们在听师长教诲当中,我们都了解到「一日无常到,方知梦里人,万般将不去,唯有业随身」。我们听到这一句的时候,是轻松还是沈重?这句把人生的道理点得这么明白,「一日无常到,方知梦里人」,这就代表著人生任何东西都带不走的。既然都带不走,还有什么好求的?我们还汲汲营求,忙忙碌碌。所以,任何一件事都带不走,我们就不要去强求,我们知足常乐。 
 
 
  其实我们再细细冷静想想,所有的烦恼来自於哪里?来自於「求不得」的痛苦。因为有求,假如不如我们的愿望,烦恼就开始出现了。所以人生一无所求,「於人无争,於世无求」,身心就开始轻松自在。因为求,不见得求得到,而不求,不见得求不到。我们都了解到,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,了解因果的道理,身心也会很轻安。我们如理如法的去努力,我们今天要有财富,因是财布施;我们就不要每天在那里烦恼,我以后能不能赚多少钱。明理以后,心的自在当下就可以获得到,所谓理得心就安了。真的,师长、圣贤人给我们的每句话,对我们一生都有相当的受益、利益。财布施得财富,法布施得聪明智慧。我们希望我们的智慧更高,能下对人生很多的抉择,因为假如智慧不够,下错了抉择,人生有一个很残酷的事实,就是人生不能重来一次。所以人生最难的不是奋斗,而是抉择,一定要下对人生的抉择。 
 
 
  那首先有智慧,你的人生下对了抉择,愈走愈轻松。假如人生下不对的抉择,那会愈走愈沈重,往后人生还要对自己错误的抉择再收拾残局,那当然愈走就愈不轻松。所以我们俗话讲,「男怕入错行,女怕嫁错郎」,这都是人生重要的抉择。当我们有这分明白的时候,那什么都可以不急,唯一首先要赶快提升的是我们的智慧。所以我们所有的亲朋好友怎么样,那个都不著急,首先要著急我们有没有真实的智慧,「欲助人者先自助」。真的,人生假如担心这个、担心那个,我们的能量统统分散掉了。而因为我们担心这个、担心那个,我们的亲朋好友一接触到我们,他的心也被我们影响,忐忑不安。当大家都互相有不好情绪的影响,怎么可能自己跟家人甚至於我们这些亲朋好友会愈来愈好?所以首先我们自己要稳住,要有智慧,这比什么都重要。欲助人者先自助,不然会泥菩萨过江,自身难保。所以很多经句,我们现在慢慢静下心来去感受,真的一句都可以把我们的人生扭转干坤。 
 
 
  你看《大学》,大家读过《大学》没有?那不是大学、研究所,不是那个大学;是我们《四书》里面一本重要的经典,叫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,这本《大学》。真的人要很冷静,冷静在哪?愈容易得到的东西愈不珍惜;难得得到的才会珍惜。真的,这次我到法国、英国去很感慨。我们在英国讲课的时候,在剑桥大学,一个英国的学生在台上主持,用中国话讲。而他们伦敦、剑桥这些大的学校,统统都有中文的研究所,非常专注的研究中国的这些文化智慧。所以这个时代真的要非常的冷静下来,冷静在哪?我们刚刚提到,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,父母的思想决定了这个家庭的造化;相同的,整个社会、民族的思想就决定了这整个社会、民族的命运。所以首先要有正确的思想、正确的人生观,才有可能让我们的未来幸福美满。 
 
 
  我常常跟很多朋友交流的时候,就会跟他们说,你们是炎黄子孙吗?大家听课都已经先入定了,怎么都没反应?你们是炎黄子孙吗?「是!」那我们要常常记住我们师父一句教诲,也是我们修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精髓,叫做「重实质而不重形式」。形式是什么?喊得很大声叫形式。什么是实质?我们有没有中国人的胸怀、中国人的智慧,这才是实质。今天假如有中国人的血统,但是从小到大在美国、在法国长大,他们的思想不见得是中国人的思想。而影响他一生的,却是思想问题。 
 
 
  所以我们这次到法国去,法国的福利好不好?法国的福利非常好。但是我们不能只看到这个表象的好,福利愈好,很有可能他的人民会愈来愈懒惰。反正我有赚跟没赚差不多,那我要不要赚?有努力跟没努力领的薪水不会差太多。所以中国人的勤奋,在世界人的感受里面都相当的佩服。他们的小孩都是国家照顾,看起来好不好?有时候看事情要深入才行。当一个父母他觉得孩子不用他照顾的时候,他会很爱玩。所以法国人很怎么样?很浪漫,听起来好不好听?浪漫到最后,家庭状况堪忧。你一浪漫,好玩的心怎么可能把下一代教得很好?所以其实很多先进的国家,现在他的人才很多是不在他自己的国人里面。都是开放移民,让其他国家、民族的人才来到他自己的国家,反而他自己国家出不了人才。但是这样撑,到底能撑多久?所以真的,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最重要的,是要有好的后代才行。不能这一代好,二、三代就败了,全完了,那不是很深远的智慧。 
 
 
  今天他们不用照顾孩子,又不用照顾父母的话,没照顾父母就没有感恩心。一个人没有感恩心,又没有对家庭、社会的责任心,那他这一生活在人世间到底在做什么?所以真的我们冷静想想,现在很多我们一般在骂人的话,在现在的社会现况来讲,都已经不是骂人了。你看「行尸走肉」,一个人的心里已经没有感恩心、没有孝心,那跟行尸走肉没有两样!他的人生每一天的目的,是藉由一大堆的欲望把自己的一天塞满;而在夜阑人静当中,却觉得内心非常的空虚,这个在愈发达的国家、愈发达的地区愈明显。所以收入愈高的地区,忧郁症一定最高,自杀率也最高。这都很值得我们冷静思惟,为什么?你看我们以前念书往哪个方向去走?赚钱,追名逐利。追到最后会怎么样?会忧郁症,会离婚,会自杀。 
 
 
  诸位朋友,我们希不希望我们的孩子走这条路?但是我们现在在把他往哪一条路推,大家知不知道?往这条路推。我们的老祖宗汤王,他说「万方有罪,罪在朕躬」,天底下的过失都跟我有责任,这样的心非常的踏实。假如我们常常想天塌下来,不干我的事,这样的心无比的空虚;反而汤王觉得我每天都在尽心尽力,我无愧於心。假如我们每天是在那里说,都是谁错,都是谁错,其实常常责怪别人,责怪完之后,内心都会在那里打嘀咕。我骂完以后,人家会不会看我不顺眼?人的良知随时都在,你不要看他做坏事,你看他做坏事还是偷偷摸摸,那个叫什么?那个叫惭愧心。人都有善,本善随时都在,可是它为什么起不了作用?因为被欲望占住,他被欲望控制了。但是他很挣扎,他也很想学好,可是他没有好的缘拉他一把。 
 
 
  我曾经跟诸位朋友分享过,我任教的第一年遇到一个学生,他才小学六年级,已经被三、四个学校赶出来。后来我去的时候,他刚好六年级,犯了一个错误,学校给他一些惩罚。惩罚完之后,很落寞的坐在那里。刚好我经过,看到他的背影可以感受到他的心情。你看,人跟人是很容易感受得到的!我们现在细细来想想,我们有没有感受到孩子的心?我们有没有感受到先生的心?我们有没有感受到我们父母的心?假如感受不到,到底障碍在哪里?障碍在我们的控制欲望。「你赶快给我念书,什么都别说了」,孩子的内心你感受不到。「你看人家隔壁家的先生一个月赚八万,你才赚三万,你赶快去念个硕士」,统统都是那种控制的欲,先生的心离我们愈来愈远。当我们都是名、都是利,父母时时关怀我们、担忧我们的那种心境,我们也感受不到。当我们把欲拿掉的时候,这颗心非常的敏锐,可以感知一切人的心境,就能融成一体,是和乐融融。 
 
 
  当我看到这个学生很落寞的在那里,其实当我们看到学生犯错的时候,我们是一种不舍,人不学不知道。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人生建立理智,首先要对一个宇宙的真相深刻的体悟,就是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。当我们对这个信念非常坚定,真的跟任何人都没有对立,只有疼惜,只有想著我如何成就他。其实这句话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佛菩萨也告诉我们,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。当我们这句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没有打从心里相信,我们信佛、信圣贤人,那是一句空话。一真一切真,这一句不相信,其他句的相信也有待商榷。当我们不相信,对人有怀疑,心就不清净,「心净则佛土净」;相信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跟人没有对立,只有成全,「心平则天下平」。心安,没关系,我们只要有耐性,一而再,再而三,我要为他演说,只怕自己演得不够好,不怕他不回头。这个心境起来,烦恼不见了,烦恼从哪来?看别人过失来的。这种心境,「我赶快提升,他就能够受感动」,真的,「若真修道人,不见世间过」。 
 
 
  我们接触师长的教诲要很警惕,佛家也讲「学佛一年,佛在眼前;学佛二年,佛在天边;学佛三年,佛化云烟」。这个话听完之后要高度警觉。师长又说,「地狱门前僧道多」,这些话跟我们有没有关系?声音很小,我「听思聪」。因为圣贤人告诉我们要「视思明」,看要看得清楚,听也要听得明白。「有」很小声。我们可以冷静想想,我们第一年听师父讲经,听到手舞足蹈,遇到这么好的法,我人生了无遗憾。有时候一激动,还在那里顶礼三拜,有没有?有时候睡觉的时候想,都会睡到笑得醒过来,这第一年。然后只要有亲朋好友说:听说你跟净空老法师学习,你那里有没有一本《认识佛教》?马上赶快拿给他,甚至於十本、二十本一起送,有时候送太多会把他压死。然后交代他一句话:你只要有什么需要,纵使半夜三更我都帮你送来。你看,初发心成佛有余! 
 
 
  现在三年过去了、五年过去了,我们坐在电视机前面,可能正襟危坐;十分钟以后,开始梦周公都有可能。所以孔老夫子在《论语》里面讲,「三年学,不至於谷,不易得也。」一个人修学三年,没有达到善人的境界,以后可不好修了。因为态度决定了我们的成就,而修学前三年,那是建立最重要的修学态度。这三年,这个态度假如没有扎得很深,比方「学一句,做一句」,比方「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」,这个观照的态度没有形成,不进则退!我们很可能就开始「长浮华,成何人」。所以「学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」,这些话都不是讲别人,是讲我们自己。 
 
 
  到底我们是进还是退,对学习特别重要,学贵自知。当我们不自知的时候,我们就被自己给出卖了。人生被别人骗了不可悲,最可悲是什么?被自己给出卖了都不知道。所以时时要善观己心。我对人的真诚心,我对人的爱心,一定要愈来愈提升,这叫修学,这才叫进步。所以时时要勘验自己的功夫,不然我们会糊里糊涂把人生的岁月虚掷掉。当我们在虚掷岁月的时候,其实也是不信佛。因为佛告诉我们人生无常。这对人生无常的警觉性,是刚开始修学的时候强,还是现在?可能现在还会想,我这几年学佛,应该不会有意外,有可能对无常的警觉性愈来愈低都说不定。 
 
 
  我们是当生要成就的人,这是我们立的志,学贵立志。要当生成就的人,修的是净业,净业是什么?毫不要求、不攀求,只有无尽的付出,这叫净业。假如我们做了很多事情,还想著另外一半要回报,同参道友要回报,公司一定要回报我什么,那已经受到了名闻利养的污染。其实愈深入我们五千年的文化,我们的惭愧心真的会提起来。你看古代的人,心中只有父母、只有兄弟,连死都不怕。连死都不怕,更何况还跟父母、兄弟、还跟朋友谈条件,那不可能! 
 
 
  你看对於朋友,在汉朝有一个读书人叫荀巨伯,去看他的朋友。刚好这个地区受到盗贼的侵袭,岌岌可危。而他的朋友病重,他的朋友看到这个情景,马上告诉他,你赶快走,我已经连动都不能动了。但是荀巨伯,你看他们人生时时提起的是杀身成仁,舍生取义,他这一生绝对不愿意昧著良心。这个心境我们现在做不到。所以他当下就挺身而出,那个盗贼一进他的朋友家里,他马上告诉他,我的朋友行动不方便,你们要抢、要杀,找我就好了,他已经病得那么重。你看这是一个人的赤诚。 
 
 
  我们相不相信「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」?师长常常在讲经的时候提到一句话,「信为道元功德母,长养一切诸善根」。我们相不相信真理?我们相不相信自己?我们相不相信别人都是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。所以为什么古代的读书人,他们能感化这些盗贼,能感化甚至於是毒蛇猛兽?因为所有的毒蛇猛兽统统还是性本善,只要它遇到真有德行的人,它就会交感,就会感动! 
 
 
  我们看这个盗贼听完他一席话之后,盗贼头头就对著他所有的跟随他的这些众人讲,「你看,我们以前是听说有这些仁人志士,今天居然遇到了,我们这些无义之人…」,你看他自己讲他是无义之人。他在犯错当中,他自己也知道自己做的是错的。「我们这无义之人,绝对不能来侵害这个有道义的地方。」一个人的真诚,转动了整个地区的劫难,把它转掉了。 
 
 
  诸位朋友,我们修学圣教,首先要建立一个非常重要的态度,就是圣贤人能做到的事,我们一定也能做到。这是重要的人生态度。因为我们要了解,整个人生只有一个敌人,其他的统统都是贵人、是老师。哪一个是敌人?自己的习气。真如本性是敌人,那不对!是自己的习气。这个要看清楚,不然敌我不分就麻烦了。人之初,性本善,这是真正了解自己、了解他人,真正明白了、省悟了。一个人都不了解自己,如何栽培、成就自己? 
 
 
  我记得在七、八年前,我还在师范院校念书,常常我的同学他会寄一些心理测验来给我。寄过来之后,我看了二、三十个题目,测完之后,他就给你一个评分。评完分之后就告诉你,你的个性像老虎,你是老虎型的个性,很多人听到「老虎型」还高兴了半天;还有说你是孔雀型的,还有说你是无尾熊型的。反正就是我们都像畜生,大家还在那里乐得半死。所以人已经不自知到连自己像畜生都高兴,你说颠不颠倒?就没有人做个心理测验,说你有尧帝的仁慈,你有周公的深谋远虑,你有唐太宗的恢宏大度!奇怪,就不学圣贤!所以这个时代要扭转干坤,读书志在圣贤。 
 
 
  我们有一次在演讲的时候,对著几千个师范院校的学生,上千,就跟他们说,你们想想要把人教成什么?是教成狼,还是教成羊?结果这个问题问下去,很奇怪,真的是「方以类聚,物以群分」,都没有打好pass,结果右边的就说:狼!左边的就说:羊!都喊得很大声。你看人都死在自己的习气,不服输。真正能让人佩服,不是你大声。「穷天下之辩者」,你可以让所有的人都信服,都打从心里的接受,绝对不是在你的辩才,「不在辩」,而在你的讷,刚毅木讷。那代表著我们都是奉行圣贤时时仁爱存心,时时照顾他人、关怀他人。他人不对的时候,我们一句都没讲,他人需要的时候,我们尽心去服务他。到最后他惭愧心起来,那才是真正能穷天下之辩,能让天下人都信服,都欢喜接受我们的一些劝告。 
 
 
  你看这上千个老师,上千个师范院校的学生,以后要教什么?要教上千个学生。一千再乘以一千是多少?「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」,思想一错误,真的整个社会道德的败坏,速度真的我们连想像都想像不到。所以在这二、三十年,我们整个社会堕落的速度,大家心里都可以感受得到。因为正确的智慧、圣贤的教诲,慢慢的被忽略了。老祖宗告诉我们,认识自己是什么?「三才者,天地人」,什么叫人格?能把天地的德行演出来,这叫不糟蹋这一辈子当人。 
 
 
  《大学》开头告诉我们,这是真正明白了自己,也真正了解到,我这一生的价值应该怎么样去发挥。所以老祖宗话很少,一句就讲透了,「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於至善」。明明德,这是真正了解了自己。明德就是我们的本善,明代表智慧,我们本来就有无量的智慧。当我们起一个念头不相信自己,那就是被自己给打退了。所以真的只有一个敌人,就是自己,别人是不可能障碍得了我们。我们起一个念头,自己不行,这叫不信佛,不信佛说的。德是我们的能力,我们的福分,这都是本有的,莫向外求。而现在明德为什么不起作用?还必须透过「明」才能「明德」,「明」就是了解宇宙人生真相,就是明白障碍在哪里;障碍一去除,明德就现前,因为它本来就在。就好像成语里常说的,「拨云」就能「见日」,而这些云把我们本有的光芒给遮住了。 
 
 
  什么是乌云?佛陀在《华严经》讲得非常清楚,「皆有如来智慧德相,但以妄想分别执著而不能证得」。当我们这句话听懂了,那真的很痛快,为什么?妄想、分别、执著都不是别人给的。所以一下子没有任何敌人,对立都不见了,那日子很好过。时时知道在哪里用功,哪里是学处?我们的妄想、分别、执著。每天能破除我们妄想分别执著,这一天没有空过,觉得非常的踏实。真的已经明白,原来就是我们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,把我们的智慧、福分障住了。这个时候众生、所有的人都是我们的善友,因为他们的出现就告诉我们、提醒我们,我们的分别执著之处,不然我们糊里糊涂找不到。 
 
 
  我曾经在海口讲课,也讲了差不多四、五个月。有一个朋友他非常认真,他每次都来,每次听完课就到台前来,他就对我说,他说蔡老师,你讲得真好!当他说我讲得真好的时候,我突然想到一句话,叫「八风吹不动」,要警惕一下。因为杨老师,当初我在海口,真的人算不如天算,一切境界都是佛菩萨最好的安排,这叫真理。我到了大陆,我的父亲就给我交代,他说你要躲在杨老师的后面,先学三年。大家都看得出来,我还算听话。你们怎么都没有反应?诸位老师,「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」,我们学的这个道要随时放在心上。孔夫子的道就是仁爱心,要时时为对方著想。所以你们都没反应,就伤害我幼小的心灵。你看孔夫子说,「仁远乎哉?我欲仁」,我想要有这颗仁爱的心,「斯仁至矣」,当下就来。所以真的,成佛只在一念之间。当我们觉悟了,念这句佛号,觉悟了,处处替人著想,当下即佛。只是这个佛,是做一秒钟,还是做一天,还是做生生世世,那个就要靠我们自己努力不懈的戒定慧的功夫。 
 
 
  所以父亲的交代,我铭记在心。但是人算不如天算,去了一个礼拜,我们刚好到山东曲阜去,看到文化破坏很严重。杨老师当下就决定建一个网站,让我们所有世界各地有志於学习中国文化,承传弘扬中国文化的这些志士仁人,大家能一起共学,透过这个平台。所以杨老师马上就说,你自己回海口去。这个时候怎么办?我们时时有没有把圣贤的教诲放在心上,境界遇到的时候就知道。所以待会下去的时候,假如末学过去找您说,明天派你去海口。你下一句话是什么?好!你们怎么又没反应了?真的,很多人很想见佛很想见佛,有一天佛菩萨真的给他见了,他就吓得半死。「我要承传文化,我要承传文化。」好!明天你就去。「再说吧!」当然,机会是给准备好的人!佛菩萨有高度智慧,我们的心真假,他们心里有数。假如心不够真,把工作派给我们,然后我们走到一半,开始坐在地上,「我不玩了,我不玩了」,那麻烦了,那要收拾残局怎么办?佛菩萨不干这种事。 
 
 
  当我们没有任务,也是警惕我们,「德未修,感未至」。所以「君子居易以俟命」,君子时时想著提升我的能力,等待这个时代的责任、天命的降临。所以他没有烦恼,他只怕他自己德行、能力不够。他不会在那里很难受说,怎么都不用我?怎么都不提拔我?他不会打这个烦恼。所以当时候杨老师说,你自个儿回去!我们突然想起曾子的一段话,曾子说「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,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?」这个重不是沈重的重,这个重是很深远,影响的范围很大,这是重视这件事情对后代子孙的影响。「仁以为己任」,我们有没有感知到现在的人内心的痛苦。 
 
 
  曾经有一个六岁的孩子,他读《三字经》,读到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读了以后,眼泪就在那里掉。所有的大人都很吃惊,怎么念第一句就掉眼泪?接著了解到,这个孩子从出生就不知道他爸爸是谁,因为未婚生子。然后外婆怕他的母亲嫁不出去,根本没有对外讲说有这个孩子的存在。后来这个外婆就把这个小孩送给了她的外甥。她的外甥过了没几个月离婚了,把这个小孩踢回来。外婆又找了一段时间,又找到了自己同社区的一对夫妻,这对夫妻接了这个孩子半年以后又离婚。你看一个孩子,那种幼小的生命,他的心本来是很清澈的。大人那种不负责任当中,就像一个皮球一样踢来踢去。所以当我们不理智,当我们没有智慧,我们人生的过程不知道伤害了多少人的心。你看一个孩子才六岁,他的内心就有多少的矛盾,多少的挣扎!而这样的孩子愈来愈多。 
 
 
  「以父母之心为心,天下无不友之兄弟;以祖宗之心为心,天下无不和之族人;以天地之心为心,天下无不爱之民物。」真的,我们人生只要心量拓宽,根本不可能有什么障碍的问题,我们的潜能也会不断的提升,我们的明明德会彰显出来。当我们能真正感受到父母的心境,兄弟姐妹岂有不友爱的道理?「兄道友,弟道恭,兄弟睦,孝在中」。假如兄弟三年、五年连一句话都不讲,在那里憋那口气,我们的父母不知道多少的夜晚辗转反侧,一想到这件事就是他心上的痛。我们还不知,还感受不到,还告诉自己,你看我每个月还给我母亲一万块钱,我很孝顺。这都是我们愚痴。 
 
 
  「以祖宗之心为心」,我们现在想想,我们都是炎帝、黄帝、尧舜禹汤的子民、后代。他们现在在天之灵,看到我们这些子孙在做什么?互相冲突,互相伤害,甚至连同一个家庭里面兄弟姐妹都互相伤害。他们每天在垂泪,我们感受到没有?感受到了,「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」。好!我们第一节课先讲到这里,谢谢大家。
 我们早上有提到‘以祖宗之心为心,天下无不和之族人’,我们站在祖宗的心境上可以感知到,他已经把人生的真理、智慧承传给我们,他们是多么希望我们能得到真正幸福美满的人生。而现在祖宗假如在天之灵看到我们现在夫妇不和、父子无亲、君臣无义,他们的内心非常的难受。
 
  所以学习,学贵立志,我们立什么志?我们立了是我们整个台湾的社会要能成为全世界的人,尤其全世界的华人学习圣贤教诲的榜样,这是我们一起共学首先我们立定的志向。所谓众志成城,相信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,我们这个力量一定要把它汇集起来。我们要比的是比孝顺,我们要比的是比和谐,是比行善,是比感恩的心,对祖宗感恩的心。当我们真正能把和谐做出来,全世界的人现在最渴望的就是和平、和谐,到时候世界各地的人都到台湾来观光,都到我们台湾来文化交流。相信这一刻会在不远的将来可以实现。
 
  诸位朋友,大家有没有信心?真的,我们台湾是具备这个条件最成熟的一个地区。因为我们的师公把中国文化在台中宣讲了三十多年,将近四十年。而我们回想我们的上一辈,他们都懂得孝顺、懂得兄弟友爱,我们台湾承传整个中国的文化是没有断掉的。在大陆,他们还有经过文化大革命。所以我们得天独厚的条件,更不能自暴自弃,应该提起精神来,当下开始去力行,行为世范。我们一个人就要当学习中国文化的榜样,我们一个家庭也要当所有家庭的榜样,以至于我们所处的工作单位也要成为同仁的榜样、同业的榜样。只要我们有这个信念,我们时时处处光于四海,我们都把它演出来,因为正己一定可以影响他人。
 
  在海口,整个海南省,真的,做圣贤、做佛菩萨,任何一个行业都能做,绝对没有说那个行业才能做,教书的人才能做,我不能做,没有这个道理。只要我们把‘孝悌忠信,礼义廉耻’能够落实,都是教化一方。我们早上跟大家提到的那位大连的孝子,他没有社会地位,他也没有财富,但是他有的是一颗至诚的孝心。当他接受访问,很多这些年轻人他们以前也没学过孝道,但是就听到王希海那段话的时候,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在擦眼泪。虽然他没学过,但是他本善的心处处都在!
 
  海南省的司法厅副厅长,他已经离退休只剩三年,他的太太是佛教徒,长期受到他太太好的影响,觉得学佛这些理念很好。所以诸位朋友我们要反思,真正弘扬佛法从哪里做起?从家庭。‘近处不能感动,未有能及远者’,近的地方都不能感动别人,怎么可能去感动更遥远的人?近处的人不认同,我们要反求诸己,我们自己还做得不够好。我们五伦关系没有做扎实,不然大家都会生欢喜心。哪有一个孩子学佛,变得很孝顺,然后爸爸说‘你别给我学了!’哪有一个太太学了之后,妇德、妇功、妇言、妇容统统都提升,然后先生说‘你别学了!’那不可能。
 
  你看很多的女士都说,我先生都不赞成我儿子学《弟子规》。我们接着当然就问她,你先生不希望你的孩子孝顺吗?她说不会!你先生不希望你的孩子尊敬长辈吗?她说不可能!你先生不希望你的孩子生活有规律,井然有序,东西都摆得整整齐齐,他会反对吗?不会!你的先生会反对他的孩子讲话有信用吗?不会。你的先生会反对孩子懂得接纳别人的劝告,‘善相劝,德皆建’?会反对他‘闻誉恐,闻过欣,直谅士,渐相亲’吗?她说不会!你的先生会反对孩子‘泛爱众’,懂得爱护所有的人吗?不会!不过他就是反对学《弟子规》!所以,人就是太强求,一定要把先生的头按下来说,就是要让孩子学《弟子规》!那个叫重形式不重实质。把‘孝、悌、谨、信、爱众’从我们身上做给孩子当榜样看,家里的人会反对?任何的障碍不在外面,在哪?在自己的执着,都想要‘号令天下,莫敢不从’,所有的人都要听我的。
 
  我在大江南北讲课,最后一天我一定会强调一点,我都会跟这些同胞们说,今天你们听完课回去,可不能一进门,桌子一拍,对你的先生讲:我可是有念过中国文化的课,以后教孩子都要听我的。假如大家这么说,我以后就不敢到你们那里去了。因为我假如去了以后,突然走在路上,有个人气冲冲的过来:你是不是蔡老师?我突然想起老祖宗说,好汉不吃眼前亏。会马上说:那个是我弟弟。是!欲速则不达。
 
  什么样的人做事可以一帆风顺?可以没有怨言?老祖宗都教得好彻底,我们不肯真干,‘正己而不求于人,则无怨’。怨都从哪里来的?要求别人,不要求自己,谁能服气!为什么孩子会叛逆?我们都要求他,自己不干,结果他就在那里忍、忍;突然有一天跟你一样高了,他会告诉你,‘爸爸,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’,所以我们要敏感。你看这个逆反、叛逆,在我的内心里面从没有这个概念。这个时代,正常都变不正常,不正常都变正常,所以不叛逆的孩子叫不大正常。害我都有点怀疑,还跑去问我妈妈:‘妈,我有叛逆吗?’还有中学召家长会,召集起来就说,诸位家长,你们要注意,你们的孩子将进入龙卷风时期;每个人回去好好的等,龙卷风就快来了。你看一听完回去算日子,龙卷风要来了,龙卷风要来了。突然有一天孩子一个不好的表情,‘你看你龙卷风来了’,心想事成;不好好去教他孝悌,你就在那里等着龙卷风来。
 
  这个时代太多的讯息是错误的。知识爆炸,知识便利是一个角度,但利弊是共存的,来得方便,但是因为讯息量太大,邪恶难辨,而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邪知邪见。我们还没有具足判断力以前,那真的会兵败如山倒,孩子都变成实验品。五千年的文化,从来没有产生一代有叛逆,结果我们居然这么厉害,短短的二十年当中,能把五千年创不出来的东西创出来。为什么?思想错误!思想就决定了行为,我们教给下一代的是错误的思想。
 
  真的,在一百年前,把菜先挟给自己的孩子吃,会笑掉人家的大门牙,人家会瞧不起你,连这么一点做人的道理都不懂。上行下效,你不演孝道给你的孩子看,你把你的孩子给毁了。居然现在对父母好一点的,旁边的这些朋友说‘现在哪有人对父母这么好?现在要比就要比不忠、不孝、不仁、不义,你这样对父母那么好,你很吃亏!’这种错误的风气,我们在这个时代真的要冷静来观照。
 
  有一个我们台湾的商人,他到大陆去,去了之后,刚好经过黄河。黄河是我们中国文化的母亲,看到之后,他也很兴奋,给计程车司机说‘停下来,停下来,我躺在黄河堤畔感受感受,不然我们以前读的那些历史都活不起来。’就在他躺下来,跟这个司机在那里休息。过没几分钟,这个司机就哭起来了,一个大男人就在那儿哭得唏哩哗啦。他吓了一跳,我到底做错什么,他怎么哭成这样?原来那个司机前几天发生了一件事,让他很感慨。
 
  那个司机刚好前几天感冒,而司机跟他的太太尽一切能力给他的孩子好日子过,自己宁可吃得很差,还常常给他孩子买鸡腿。因为他那天生病了,他的太太也很不忍心,看他的身体比较虚弱,每天又要工作,就把那个鸡腿拿到他的面前:‘今天你来吃,补充一些营养。’他太太就这么拿过去,说时迟,那时快,突然‘啪’!他的儿子给了他母亲一个耳光,接着对他母亲讲,‘那个鸡腿是我的’。教育在哪?教育就在‘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’。先后在哪?‘或饮食,或坐走,长者先,幼者后’,这个叫知所先后,这样才能把他为人子之道教给他。
 
  一个人成就一个事业,先后在哪里?我们先后没搞清楚,叫本末倒置。没有读经典,我们的人生真的恍恍惚惚,忙了几十年,空忙,一事无成。突然翻开《大学》,‘有德此有人,有人此有土,有土此有财,有财此有用,德者,本也;财者,末也。’我们对照对照,我们现在自己经营事业也好,教育孩子以后如何成就事业也好,我们先教什么?我们希望先获得什么?假如我们想的都是薪水、都是金钱,我们已经落入本末倒置而不自知。当各行各业他真的有财富而没有德行,祸福是相倚的,他一有钱,又没德行,就会铤而走险。你看现在当高官、做大生意的违法的人,那真是多得数不完。
 
  不只是贪念的问题,你看贪里面,财色名食睡都足以摧毁他的人生。大家不要小看,‘身有伤,贻亲忧’,他假如没这个概念,三、四十岁没有得慢性疾病的人也愈来愈少了。我们有一位长者,他的财产已经上亿,一起吃饭的时候,他坐在那干什么?发呆。这个不能吃,那个也不能吃,什么可以吃?吃饱饭之后吃九种药,有糖尿病、有高血压,一大堆的药。你看人不节制欲望,人生真是毁在自己手上,‘上顿陪,下顿陪,终于陪出胃下垂’。我的父亲是在商业界服务了几十年,都没有换过,就一直到退休。商业界,尤其在银行,要不要应酬?看自己的原则。‘人在江湖,身不由己’,那个都是找借口,爱喝就说爱喝,爱吃都说爱吃,还牵强拿道理来隐瞒。甚至于自己好色,还说英雄难过美人关。人,你看,‘倘揜饰,增一辜’。
 
  在春秋战国有个平原君,他底下有个大臣是孔夫子的后代。这个孔夫子的后代学问很好,他就一直称赞他,你的学问跟你的祖宗一样,这么样的崇高。当然孔夫子的后代很谦虚说没有没有。后来就请他喝酒,他说我不喝酒。这个平原君马上说了,你怎么可以不喝酒?听说尧帝喝一千杯都不会醉,听说孔夫子喝一百杯都不会醉,你怎么可以不会喝酒?孔夫子的后代就问他说,这句话你听谁说的?平原君说我也不知道。他说我告诉你,就是喜欢喝酒的人说的。你看所有的诱惑都足以把人一生摧毁。
 
  ‘名’也很厉害,没有钱,打肿脸充胖子,还要给亲朋好友借一大堆钱,开豪华的车,摆那种好像总经理、董事长的架势;结果一垮下来,所有亲朋好友的钱都完了,可能自己的父母的退休金都毁在里面。甚至于父母已经六七十、七八十了,都还要步履阑珊踏上法院的阶梯。那都是因为我们没有教育孩子德行所造成的结果,可不要早知今日,何必当初。
 
  其实说实在的,人只重财而不重德,这个风气谁造成的?诸位朋友,谁造成的?我们早上说到,汤王说‘万方有罪,罪在朕躬’,是我造成的。因为蔡老师没有三岁就出来讲《弟子规》,太晚出来了,对不起祖宗。真的,我那时候到深圳去,深圳有个图书馆,它里面就是万姓的宗祠,有两万多个祖宗的牌位在其中。我一进去,正对的就是三皇五帝、孔子、老子的灵位,那个当下百感交集。当我们在二十多年的人生岁月里,在那里迷迷糊糊造作罪业的时候,无量的祖宗都替我们挂心。所以我对着三皇五帝、孔夫子、老子的灵位三跪九叩,接着对着每一面祖宗的灵位三跪九叩。所有的祖宗把他的高度智慧都融入了文化之中,看中国文化里面家教就有多少?家教就有上百种,每一种都非常的精辟。
 
  我们有一位老师他教幼儿园教十年了,研究了好多的心理学。当然我也是随顺他,第一本还是拿西方的心理学给他看。接着第二本,我拿《颜氏家训》给他看,他吓了一大跳,原来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宗早就谈得比他们还透彻。而我们祖宗几千种的家教、家训,有没有哪一种打著「版权所有’?你看都是利他的心。虽是《了凡四训》,虽是《朱子治家格言》,谁愿意我们都欢欢喜喜。但是我们很惭愧,因为我德行不好,不可能主动说‘这是我们家的家训,送给你’,这中国人做不出来。文化里面含摄着我们祖宗的心血在其中。所以,当我们在给这些祖宗灵位行礼,内心只有一种惭愧、一种救驾来迟的感受,我们来得太晚了。但是只要有开始,就不会来不及,就看到这样的情境,我们也当今之世,舍我其谁!
 
  诸位朋友,我们要转变社会风气根本不难。你看一个王希海,已经震荡神州大地了。大舜,他有军队吗?他有非常多的财富吗?他有地位吗?统统都没有,他只有孝,只有德行,就能让整个国家安乐下来。他把孝演到了极处,让所有的人都觉得:我这样都做不到,比起大舜,我太丢脸了!‘愧之,则小人可使为君子’,怎么愧?我们以身作则来让别人感动。你当下‘我就是最好的儿子、我就是最好的父亲、我就是最好的单位领导’,你已经在扭转我们的社会风气了。
 
  有一位三十多岁的医师,他非常有爱心,他开的都是大手术。他去到单位一看,这些老前辈们开刀开完,巡两次以后,就让病人自生自灭,巡了两次以后就不管他了,不管病人。这样的事他做不出来,因为他觉得那都是人家的父母。为什么他有这种心境?因为他也是个孝顺的孩子。所以《孝经》说,‘教以孝,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’,这个有味道。当他对父母的孝心真的很深的时候,他会去感受‘看到别人的父母照顾孩子都很不容易,我应该也要尊敬他们’。他对一切长者那种柔软心就出来了。所以我们诸位长者,你们假如遇到一个年轻人,感觉这个年轻人让你感觉心里很舒服,感觉他对你非常恭敬,你去观察,他一定也是个孝子。
 
  他也没有说什么,每天早晚都去看病人。有时候在看病人的时候,他是要看这一床的病人,隔壁的说‘你来看看我!’他说‘对不起,我不是你的主治医师’。慢慢的,旁边的病人就说,‘你看人家那个医师多有爱心’。结果那个常常不来的医生,开始受到舆论的压力,慢慢的就不敢不来了。你把好的做出来,自自然然影响同仁。假如我们自己做得不好,还在那里批评东、批评西,到最后人家说你五十步笑百步,你有什么资格说我?你看正己而不求于人,反而能够让人家转变。而他自己,面对后面来的这些医生,也算是他的师弟,他都会把这分为医应该有的爱心,一定会跟这些年轻的同仁好好的分享,让他们一开始就建立起为医最重要的态度。你看他在单位里面都可以转变社会风气,把每个行业错误的社会风气都可以转变。
 
  而我们现在各个行业最严重的问题,就是向‘钱’看齐,不是前面的前。诸位老师,你看我们的祖宗多有智慧,早就告诉我们,钱会怎么样?左边一个金,右边两支刀,‘财物轻,怨何生’,只要重利就轻道义。所以现在太多父亲死了都还没下葬,兄弟在干什么?就像那布袋戏一样,开始怎么样?锵锵锵了,败象已露。上一代演出了兄弟阋墙,绝对过不了下一代。他纵使现在是台湾最有钱的人,都绝不过一代。这历史,几千年历史都已经给我们写得清清楚楚,不要用侥幸的心态。不然,历史是一面镜子,就帮不了我们。‘小人行险以侥幸’,不相信真理,都掺杂自己的意思,吃亏就在眼前。你看当客户跟医生都是要钱,当律师跟客户他只有钱,当老师跟学生眼中只有钱,这社会还了得吗?当警察只有钱,他有什么事干不出来?而这统统向钱看,谁造成的?我们造成的。